中国,以华夏文明为源泉、中华文化为基础,通用汉语、汉字。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,在五千年前便逐渐形成国家,历经数代王朝更迭。观察中国历史便会发现一件事,在数千年里,中国也曾衰弱,比如说十六国时期、五代十国以及最后的晚清年间。但不管如何衰败,但最终都能在再度复兴成为一个强国,可西方却截然不同。一旦衰败便很难崛起,比如说曾经的罗马,这是为什么?
首先第一点是西方国家没有统一的文化遗传,当年的四大古国到了现今虽然还有印度和埃及,但他们继承到的压根不是的当初的文化。实际上来说他们除了名字,几乎没有几样 东西跟古印度和古埃及是一样的。中国在这一点上不同,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,便有了大一统的思想,文字、货币、度量衡等等均是统一的。文化的同源令后世再统一,便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,不得不说秦始皇的目光长远。
这给后世打下了基础,虽是乱世,但其实文化源头还是同一个。等到合适的时机,便会有一个人站出来完成疆土统一的任务,出于文化在根上相同,大多数人民都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对思想,除非被压迫得受不了。这也是后来虽然有过衰弱,却能再次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其实第二点跟第一点是相关的,那就是国土疆域。
当年秦始皇统一的并不止六国,还有南边的百越,驱逐北边的匈奴,又加强了西南的联系。汉朝又在这个基础上对疆域进行了稳定,尤其是汉武帝时期,后来的朝代便都是以这个为基础,只有扩大没有减少。有了辽阔的疆域,便有无数的资源使得人口发展。同时,不管是战争还是生产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人,有了人口便能守住脚下的土地。领土稳定,文化同宗,人口众多,这些便是能再次复兴的基础。
西方不同,他们基本上没有同宗的文化,所以有些强国哪怕曾经强大到横跨亚欧非三大洲,却还是会一旦衰弱便四分五裂。一旦小了资源便大肆减少,加上文化不同,想要复兴到原来的那么大,一定需要强大的武力支持。可要有武力,又必须要有人口和资源,不够的时候便只能发起侵略战争。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问题,文化不同宗,即使一时屈服,也不会长久。
所以这其实就是个死循环,融合能力差是根本,华夏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包容性强。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其他民族掌权的时候,但由游牧民族掌权的那些国家都会学习华夏文化,并将自己的部分文化融入进来。如今的中国文化其实数次民族交融留下来的,包括大一统的元朝和清朝都是一样,人不一样,可使用的文化还是一样的。
所有人都有一颗团结的心很重要,中国人习惯守住自己土地,扩张的思想其实极少。虽然说疆域在秦汉之后还在扩大,可却是慢慢来的,对于这些地区也会善待。在中国人的思想里,主要想的是要把自己脚下的土地经营好。西方不同,几乎是一强大就开始扩张,热衷去侵入其他国家的土地。侵占了也只是掠夺,认为土地便是强大的证明,不好好经营。不珍惜、不热爱,怎么能繁荣强大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